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中新社记者 刘长忠
食品安全备受瞩目,加强食品监管紧锣密鼓。在不久前的中国第四个食品安全宣传周上,中国高层领导人提出,必须在加强监管、严厉依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同时,着力提升整个食品行业的道德诚信素质。此后,中国国务院又将食品安全首次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内容,确定食品安全阶段性目标:3年有效解决突出问题,5年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流通领域监管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上半年,中国工商系统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深化食品安全整治,强化日常规范管理,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加强部门和区域协调协作,全面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部门共检查食品经营户997.16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22.42万个次,取缔无照经营0.57万户,查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食品违法案件1.5万件。
围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中国工商部门以消费者反映比较多和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及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为重点,如乳制品、肉制品、糕点、白酒、葡萄酒、矿泉水、食用植物油、蜂蜜、膨化油炸食品、蜜饯、酱油、食醋、调味料酒、食用盐和饮料等品种,突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店等场所,开展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工作。同时,针对区域性、季节性、节日性食品消费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当地重点食品品种和抽样场所,制定本辖区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年度计划,对重点品种进行连续、跟踪抽样检验。
市场经济,合规为要,诚信为本。《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食品安全连带责任。中国工商在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的诚信建设责无旁贷。中国工商系统开展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创建“诚信经营户”、“星级经营户”、“先进经营户”、“放心消费户”,督促指导市场开办者充分履行市场管理责任,开展对场内经营者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公示,规范交易行为,促进诚信经营,出现了一批诚信示范市场,并成功总结出规章制度,完善诚信管理体系。如宁夏制定了《星级信用市场认定标准》,明确了具体指标,设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青海建立《商品交易市场场内经营者信用奖惩制度》;湖南制订了《市场星级信用商户评选管理办法及评分细则》;浙江制定下发了《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等。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认为,推进市场诚信建设是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无疑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是诚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主体,更需健全完善诚信系统建设。中国流通领域的诚信系统建设与政府和社会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不断改进信用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中国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当为中国工商行政之目标。(完)
北京工经联 天津工经联 河北工经联 山西工经联 内蒙古工经联 辽宁工经联 吉林工经联 黑龙江工经联 上海工经联 江苏工经联 浙江工经联 安徽工经联
福建工经联 江西工经联 山东工经联 河南工经联 湖北工经联 湖南工经联 广东工经联 广西工经联 海南工经联 重庆工经联 四川工经联 贵州工经联
云南工经联 西藏工经联 陕西工经联 甘肃工经联 青海工经联 宁夏工经联 台湾工经联 新疆工经联 香港工经联 澳门工经联